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8月26日,中国正式宣布设立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并公布了6个自贸区的总体方案。
新一批自贸区3个在沿海,另外3个在沿边。沿海地区已实现自贸区的无缺口覆盖,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中国首次在沿边设立自贸试验区,将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疏通西南、东北等国际陆海通道,通过沿边开放促进区域发展。
沿海全覆盖,试点各有侧重
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以来,我国自贸区分四批形成了“1+3+7+1”共12个自贸区的开放新格局。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介绍,此次扩容纳入山东等6个省区,目的是要通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层次的差别化探索,开展对比试验、互补试验,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服务于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根据各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和地方特点,《总体方案》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亮点纷呈。
其中,山东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江苏将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河北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等,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
沿边开放方面,广西将通过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推动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云南将通过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合作发展,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黑龙江将通过推动东北振兴、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
赋予更大的改革自主权
自贸区设立6年以来,累计形成202项制度创新成果得以复制推广。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王受文介绍,未来将在五个方面,赋予新设6个自贸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
王受文说:“第一,聚焦贸易便利化,比如江苏方案提出优化口岸通关流程、推进货物平均放行和结关时间体系化建设。第二,聚焦投资便利化,将外资人才中介机构、无船承运、外资经营国际船舶管理业务的审批或备案管理权限赋予自贸试验区或有关地方。第三,聚焦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如河北方案提出在雄安股权交易所开展股权众筹试点。第四,聚焦引进人才便利化。第五,聚焦体制机制创新。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相关改革试点任务的实施效果,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认真研究,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自贸群”占全国近六成GDP
从自贸试验区所在省份数量来看,18个省份已经占到全国省份数量的一半以上;从经济总量而言,根据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孙元欣的计算:累计参与建设的省市数量将近全国总量的60%。
此前,孙元欣曾表示,全国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正在发生变化,从早期“实施3到5年改革探索任务”,转化为长期项目。全国自贸试验区“朋友圈”将进一步扩大,改革领域将不断拓展,改革成果也将更加丰富。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G20大阪峰会上,自贸区将再度扩容的消息公布后,哪些省份能够“入群”,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当时,有学者分析,依托国家重大战略布局,长三角、中西部及东北部可能是此次扩容重点,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而根据此次公布的结果来看,我国自贸区从分布上已经形成了“沿海无豁口、内陆有重点”的开放格局。
武汉片区产业集聚是亮点
此前已成立的12个自贸区,在发展战略上也各有侧重。
比如天津自贸区将战略定位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广东自贸区则是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在全国第三批入选的7个自贸试验区中,只有湖北自贸区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较高的产业集聚度也是湖北自贸区尤其是武汉片区的一大特色。去年11月,国办通报表扬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典型经验,武汉自贸片区“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武汉自贸片区在第三批15个自贸片区中排名第二;“政府职能转变”指标得分位列第三批自贸区第一名。
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武汉自贸片区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贡献了“武汉智慧”,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优化金融服务、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
实现了多个“全国首个”:国内首推不动产抵押权变更登记改革,简化、优化工作流程;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高校运营试点平台;通过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推出全国首个“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板”,实现首批3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体挂牌;设立全国首家自贸区商标受理窗口,商标形式审查时间节省一半以上等。
需形成更多“全国可复制”
“随着时代发展,市场主体会有新需求,改革任务也会有新的含义。”武汉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说。3年改革任务已进入收尾阶段。完成207项改革事项被视为武汉自贸片区改革1.0,未来还有改革2.0甚至改革3.0。对于已经完成的改革任务,要让其更显效;对尚未“破零”的领域,要尽快补齐短板。
不过,库叔以为,看待自贸区发展成效,一个重要指标是形成可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目前,成立较早的上海自贸区已超过了100项,广东、福建、天津等地均表现不俗,武汉自贸片区仍然不多,尚需努力。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