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今年夏天,武汉汉正街一家品牌服装企业早早就向象辑科技咨询了相关的气象服务,想结合全国的历史气象数据,对销售区域今年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作出判断,并预测不同气温段的具体周期,以此在广告、产供销和物流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气象数据应用很广泛,就比如国家电网,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差异大,气象分析在选址、运维和输电环节,能帮助监控*作环境,从而达到预警目的。”象辑科技武汉研发中心行政VP吴杰说,公司已经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ISO20000、ISO27001、CMMI3、双软、瞪羚企业等国内外权威认证,拥有顶尖的气象科技研发团队 ,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四十余项和国家级专利十余项。
2014年,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汉注册成立。象辑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商业气象服务运营商,公司拥有全球海量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领先的智能预报算法和专业气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推出了中国首个气象大数据云服务平台,通过融合多项特有的预报技术和丰富的历史分析能力,向电力、交通、水利、海洋、环保、保险和新零售等天气相关行业提供权威、优质、丰富的按需定制商业气象服务。
2018年,象辑科技获得武汉光谷2017年度互联网+优秀企业称号和2018年度“瞪羚企业”称号,并入选2018创业邦中国创新成长企业100强。2019年,入选2019光谷高科技高成长20强、东湖高新区“金种子”企业,获得武汉东湖高新区2019年度“瞪羚企业”称号。
公司曾先后获得东科创星、唯猎资本、真格基金、湖北新洋丰、中广核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2018年1月12日,获得由东方弘道、蓝图创投领投,人保启迪、未然资本、真成基金跟投的共计1.16亿人民币B轮融资,是中国商业气象服务领域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
张书文
离汉10年终归家,跳出舒适圈做有价值的事情
▲张书文,38岁,2002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湖北荆州人。
38岁的张书文,在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系列繁复的沏茶程序时,一边侃侃而谈“气象预见未来”的理念。他一身中国红运动卫衣,这样的行头和他所在的公司一样,正能量满满。
在任我行“服役”10年,辗转五省一市
2002年,张书文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杭州,“当时差点进了阿里巴巴,之后就在任我行软件 ‘服役’近10年,见证了一个品牌(管家婆 )的成长。”
进公司的时候大约50人左右,正逢公司开拓全国渠道。任我行在上海成立华东办事处,在山东、安徽和浙江中,张书文选择了业务进展最缓慢的安徽,“我是个不服输的人,浙江和山东原本业绩就很好,去了只能是锦上添花,去安徽才有进步和价值。”大约用了一年,他带领团队将安徽业绩从全国倒数提升至TOP10。
后来张书文调职回到上海,负责整个华东地区五省一市的产品线。之后公司作结构调整,成立分公司,又去山东待了六七年,见证了公司快速发展的阶段。
“慢慢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行业和这个公司差不多到了天花板了,再加上长期漂泊在外,父母年纪也大了,就生了回汉的念头。”
回汉结婚生子,接触卫星遥感和机器人新领域
2012年,离家10年的张书文回到了武汉。
“想做点新东西,做自己感兴趣、有激情的事情。”他开始接触卫星遥感和机器人这类新兴的高技术含量领域:“之前在同一个行业待得太久,我想把自己的知识面和事业拓开。”
在这期间,张书文结了婚,也有了宝贝。他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经营家庭。
两年后,张书文开始创业,和任我行集团合资成立一家电商公司,为老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与此同时,他还和一群做技术的朋友在阿里的钉钉生态里做了一款名为“好队友”的产品。
执掌象辑武汉研发中心,看好行业社会价值
2019年7月,张书文以武汉研发中心总经理的身份正式加入象辑科技。
“象辑科技是气象圈中的明星企业,我和公司创始人邱珩相识不久,但是见面时感觉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一样!可能与我当初回汉就接触气象的原因。”张书文是一个愿意跳出舒适圈并挑战自己的人,也总想做点有价值的事情。投身气象行业进入象辑,也是因为他实实在在看到了气象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社会价值。
“不久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成都地震提前1分钟倒计时预警,这在地震减灾中已经起了很大作用。但气象预警可以精确提前一周,就像利奇马台风,覆盖面较以前更广、级数更大,但是损失却比以往小,因为气象预警可以提前预测台风路径、风速和覆盖区域的到达时间,甚至可以精确到分,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张书文说,在户外活动、医疗、旅游、交通等方面,精细化的气象服务都能给生产和生活安全带来极大的保障。一般来说,气象局提供公共信息服务,象辑要实现的是气象服务从单向到交互的变革,用预见未来的智慧为个人和企业发挥天气经济价值,规避风险。“象辑科技要把气象服务智能化、定制化、精细化。”
目前,象辑已经覆盖了国内气象领域头部客户,如国家电网、航空、铁路等,象辑还为10月份在武汉举办的军运会和将于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也和阿里生态深入合作,为他们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气象影响到人类80%的经济活动,针对各个行业的天气预报在美国和欧洲是一项价值超过千亿的产业,而中国的企业对于气象服务能为他们产生经济效应是不够了解的,更不具有“为气象服务埋单”的意识。
“中国的气象市场才刚刚开始,大家的认知也在改变。我经常对团队说,产品就是你的儿子,要让产品变得有价值。一行代码没写好,就是杀人害命!”
虽然“天有不测风云”,但他希望能用互联网改变气象行业,让气象真正服务于大众和各行各业。
坚信“对的人和对的事”,“红、绿、蓝”文化锻造团队
张书文用两个“对”来形容象辑:
对的事,在未来10年20年,是可以长久做下去且有强大社会价值的事情。
对的人,创始人和高能力高素质的高配团队,让沟通和工作环境很和谐。
▲象辑武汉研发中心
象辑科技武汉研发中心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文化:红、蓝、绿。
红色代表战斗文化。接到项目任务的时候,客户需要在两到三个月之内保证能进行交付,为了确保质量,团队必须目标明确,要高标准严要求抢进度。张书文说,因为武汉研发中心初建,“压力是很大的,就像打仗一样,‘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蓝色代表学习文化。象辑会定期开展内外部培训,内部会安排气象专业人才定期视讯培训,外部邀请研发机构、高校等单位气象专家分享交流。“同时我们也要求员工自身形成学习习惯,掌握基本气象知识,设置检视机制。”
绿色代表家园文化。张书文一直强调“信任、包容、帮助”这一六字要诀,“所有象辑人都是家人,我们每个人一开始并不都是高手,所以需要去包容和互助。”
象辑武汉研发中心目前有30人,人才来源除了高校,大部分是从小米、华为等名企回流。
三个月不到,接到了数千万的合同额,按照目前项目推进,计划年底将团队扩充至50人。明年计划达到100-150人。“我们要快速形成武汉的战斗力,在完成公司项目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
象辑武汉研发中心7月1日正式运营,目前已经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武汉本地优质高校的计算机、遥感和气象专业进行定向招聘。“当务之急还是人才,尤其是气象专业人才很难招,如地大气象专业2015年开设,今年本科毕业生很早就去气象局实习,并且大部分都会准备考研,招人太难了。”
象辑者,气象之逻辑也
对于人才招聘,张书文也讲究逻辑:“做技术的人,每一次跳槽都是新的选择,背后都有逻辑。主要分为薪水逻辑、成长逻辑和价值观逻辑。前者无可厚非,但是维度单一,稳定性不够;后两者是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也是我们最欢迎的。”
近年来,除了本省的人才回流,很多周边如江西、安徽、湖南、重庆的人才也在流入,另外湖北是科教大省,校友和母校之间的联系将会成为人才回汉的纽带。
回汉7年的张书文对此也有自己的认识:“以象辑为例,我们公司内部的人才大多都是从外地回来的,为什么回来?”他认为父母或是要结婚并不是必要条件,其本质原因是武汉的(发展)环境好。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张书文说:“光谷不管是引人才的政策还是营商环境都很好,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也会得到健康成长。”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