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长江网2月17日讯“10斤装大米1袋,B类瘦肉1份,五花肉馅1份……”17日一早,青山区冶金街欣城社区团购群里不停跳出信息。欣城社区副主任王莉介绍,她联系了两家“团菜”的公司,将团购搬进网格群,组织居民朋友在网格微信群内开展物资需求“接龙”,她汇总后再安排团购公司送货上门。
武汉社区封闭管理在持续,如何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各社区充分发挥自治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把团购搬进社区,开辟供货渠道,组织志愿服务,让宅家居民实现“轻松购”。
团购活跃在社区购物群
17日是青山区商超只接受社区团购,不再对个人出售商品的第一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青山区钢花村街119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看到不时有年纪较大的居民来到社区登记要购买的物资信息。
社区工作人员陈雅茜一边拿着话筒与居民交流,一边在登记表上写下居民的需求,“没办法,我们社区的人忙得嗓子都哑了,只好用扩音器跟居民交流,这样效率高些。”
社区副书记吴晓介绍,119社区共有3个网格,1536户居民,社区16日晚接到商超只接受社区团购的消息后,就与结对的中商平价钢花店取得联系,将套餐发送到社区购买群中,让居民“接龙”。对于不会使用微信的居民,就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接待他们现场登记。
“明天上午超市会将物资送来,我们再通知居民每户派1个人分批来领。”吴晓说,“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会派工作人员或下沉干部给他们送到家。”
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团购是不少社区的首选。
“我要2斤五花肉”“我要1斤牛肚”……17日,江汉区花楼街花楼社区微信群好不热闹。得知这次团购肉类,街坊邻居们纷纷在群里“接龙”下单。两天内,各类新鲜的肉制品就会送到居民楼栋前。
花楼社区联合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实行统一登记、统一购买、统一配送的菜品集体供应服务机制。社区书记周婷婷介绍,社区现有居民600余户,分属7个楼栋,每个楼栋都建有单独的微信群,业委会成员、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社工进驻其中提供“点对点”服务。业委会牵头发布菜品信息,统计居民房号、电话和菜品需求及收款,并联系供货商送货;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业委会接货、卸货,分时段、分批次将菜品发放至各楼栋。
协调商超开辟“绿色通道”
“从今天开始我们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大家如果有采购生活物资的需要,可以在微信群内上报,我们统一采购。”2月16日,硚口区六角亭街民意社区党委书记熊丽娟在居民微信群内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
熊丽娟告诉记者,现在不少人在家已经20多天,现在又开始实行封闭管理,家里年前储存的生活物资肯定都不够了,为了能保障居民生活,社区在完成封闭后,便立即与辖区内的一家中百超市进行了联系。
“原本我们想请超市为我们提供一些青菜、肉类套餐,但因为超市现在人手不够,加上他们也向外开放,超市就提议每天早上为我们社区提前开门1小时,优先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熊丽娟说,虽然社区会进行统一采购,但无法满足居民们各种各样的需求,社区便与居民们商量,按照青菜、肉类等大类别进行采购,具体种类根据超市供应购买,居民们也对此表示理解。
16日当天,民意社区共收集了50余户居民的采购需求,主要以鸡蛋、青菜、鲜肉为主。17日上午9时,中百超市按照约定提前开门,社区的6名工作人员按照居民的需求清单分头购买,半个小时后,工作人员拎着大包小包回到社区,将物资进行分拣。下午2时,社区工作人员按照楼栋进行分发。
为尽可能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需求,社区广泛联系供货商,开辟更多的供货渠道。
黄陂前川街油岗社区在所辖的4个小区、8居民小组、13个自然湾全部张贴了温馨便民条。便民条上写有蔬菜、粮油、水果、副食等供应点的联系方式。若居民需要购买生活物品可拨打相应电话。供应点列出清单标明具体单元、门栋、户数,购买的何种物品。每天上午11时、下午4时集中送货到小区门口,再由物业工作人员根据清单送货上门。
蔡甸区大集街天鹅湖社区与街道磋商后,让街道为社区集中配送生鲜蔬菜。自疫情发生以来,大集街已经五次开展集中配送。“收到配送的蔬菜后,我们就组织工作人员和下沉干部一起,进行分装,每袋装8斤蔬菜,然后送到每个小区居民家中。”天鹅湖社区负责人徐会莉介绍。
居民称赞“不出门也很方便”
“我父亲的药快吃完了,需要去区人民医院买药。”江夏法泗社区居民王先生的父亲去年做了2次心脏搭桥手术,要吃4种药。11日,他到法泗社区开通行证,想到纸坊买药。“部分患有重症的居民只有到区医院或者市医院才能购到药,如果都出去购药容易增加感染风险,社区能不能统一购买?”社区书记胡敏考虑。
11日晚,胡敏便布置社区网格员到已掌握的,需要外出购药的居民家中,将居民所需的药品包装盒拍下,并记下数量。为防止有统计遗漏,第二天一早,网格员在居民家中排查时依次询问家中是否有患者需要到纸坊或者中心城区购药。有2户邻近村的村民听说可以集体购药便也联系上社区工作人员报了名。最终一共征集了13名需要购药的患者。
王先生父亲的药及时买回来了,王先生连声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你们为我们考虑得太周到了。”
“李大爷,我们把菜送到您家楼下了。”16日下午3时,蔡甸区文化和旅游局的两名下沉干部吕露和肖珂,和大集街天鹅湖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为正在封闭的小区住户送菜上门。
家住天鹅湖社区大洋彼岸小区的李浩一家老两口,因为所住楼栋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周开始居家封闭,社区工作人员,则承担起了为他们送菜的任务。
到达李浩家楼下后,吕露拨通了电话告诉对方,菜已经到了楼下。没过一会,只见李浩家的二楼窗口,伸出一根红色长绳,慢慢下垂,“把菜系到绳子上。”李浩在楼上喊道。不一会,一包8斤重的蔬菜,就顺着这根红绳,被钓回了家中。
“这样好,大家保持距离,也不接触。”李浩为社区群干的细心点赞。
“这段时间也是我们社区收到赞誉最多的。居民们也积极配合我们的管制措施。”花楼街花楼社区书记周婷婷说,“相信有居民的大力协助,战‘疫’一定会赢来最后的胜利!”
8位居民主动报名成立“家人车队” 素未谋面的邻居接我回家
“出了医院,我看到我的邻居高高举起接我回家的牌子,还热情地鼓励我,感觉心里暖暖的”,2月17日,南湖街新世纪宝安花园小区居民张海(化名)在紫金医院经历了为期半个月的新冠肺炎治疗后,成功出院。来迎他出院的是他素未谋面的邻居,汪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现在我们需要一切接康复者出院回家的家人车队(带司机),如果您家住南湖片区,愿意参加我们这次行动,欢迎您填写上您的信息发给我们。”2月15日,汪瑶在朋友圈看到南街街道正在征集居民志愿司机,毫不犹豫报名了。
“我妈妈是南湖宝安社区的工作人员,疫情暴发以来,妈妈一直在社区默默奉献。在南湖住了10年了,这时候我也应该出一份力发一点热”。这位23岁的小伙子当天就报名成为志愿者,并备注“随叫随到”。随后,南湖街便为他准备好了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防护装备。
2月17日下午,汪瑶第一次“出征”,从武汉市六医院和紫金医院共接回去两位康复邻居。“虽然心里比较紧张,但还是被他们的开心和乐观感染了,替他们高兴”。
同为志愿者司机的郭恒情况比较特殊,他住在江夏藏龙岛。成为南湖志愿者司机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同事转发的一条朋友圈信息,他笑称,“从我们这里过去也挺近的,去南湖一路高架毫无障碍,我是南湖人的邻居,也要贡献作为武汉人的一份力量”。
据悉,南湖街招募消息发出不到5小时,8位居民主动报名成立了“家人车队”。目前,还有不少居民纷纷加入。南湖街人武部部长吴明达介绍,随着出院康复的居民人数逐渐增多,街道需要更多车辆参与接送服务,因此发起了志愿者招募。车队将按照武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南湖街疫情防控分指挥部指令,前往各定点医院及“方舱医院”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回家。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