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之窗

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您的位置:首页 > 服贸之窗 > 媒体关注
从“面对面”到“屏连屏”武汉种博会创新办会模式 稳步走进“云展时代”
发布时间:2020-05-29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1007

5月28日,2020武汉种业博览会在武湖拉开帷幕。本届种博会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黄陂区人民政府承办。

2020武汉种博会以“种荟江城 科技兴农”为主题,延续一个春季主题会+一个院士专家学术论坛+多个专题分会的办会模式,为华中五省农业劳动者搭建起一个跨越全年、品类齐全的淘选良种的公益性交流平台。

和往届相比,本届种博会会期提早了半个月,将在做好“地展”工作的基础上,强化“网展”模式,通过直播、短视频、电子刊物等渠道,线上推广最新育种科研成果,助力种业大幅度提高试种效率,推动品种革新,助力武汉打造国家种业产业园。

展会硬实力不断加码

种博会跻身国内种业展会第一方阵

武汉种博会历经6年,组委会成员单位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行政、科研、市场资源共享,武汉种博会走上一条省市共建快车道。本届种博会按照“规模控制,网展主导,内容多样,错峰办会”的原则,不断适应新形势、新需求。

今年4月,种博会展示基地所在的核心园区正式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基地”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先进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推动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展示平台。这一国家级平台的落地,表明了省市对种博会事业发展的肯定,是种博会提档升级的“硬实力”。

为发挥武汉种博会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一线转化,种博会在为广大种企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会搭起擂台,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在数千品种中,选出综合性状优良、区域适应性好、抗性好的品种,作为专家推荐品种,向社会推介。为此,组委会每年都要开展田间独立盲评,选出约20个专家推荐品种。

今年,这一数字将多达90个。为不留遗珠,专家推荐品种全面“扩军”,组委会组织了20位专家,将评选出茄果类30个、瓜类30个、其他类30个,共评选出90个专家推荐品种。

提前办展,清凉一夏。本届种博会较往年会期提早了半个月。会展期提前,更符合蔬菜市场生产季节,品种田间农艺性状更能充分表现,观展体验更加凉爽。同时可以避开种业界供销旺季,时间上方便种业界专业观众参展。

地展、网展有机融合

数字技术开启武汉种业新基建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良种,可以促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有力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企业、农民、市场,开展实物展示、现场展示,示范、推广良种,吸引城乡居民关注,是种博会的办会初衷。

在占地220亩的品种种植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区及市民采摘区,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家单位的近3000良种,其中85%左右参展品种都采用设施栽培。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专家推荐品种评选主题日、名企名品网上推介主题日、鲜食玉米主题日、优质农产品安全保供及市民观光采摘主题日等活动,展商、客商、农户不到现场,却能通过网展查看品种长势等情况,采用数字技术,实现地展、网展有机融合,提高种博会社会效益。

采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线上推广、展示良种,传播农业知识,为本届种博会多项主题日活动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丰富种博会官方公众号功能,组委会接入了“淘种数字地展”系统、“预约参观”系统,线上开展参展报名、品牌宣传、企业推广等工作。

借助数字地展系统,参展品种展示功能全面移植线上,客户登录数字地展系统,种博会3000良种尽在掌握。据悉,本次参展品种实现“一品一码”,扫描二维码,线上线下可同步浏览参展企业品牌信息、地展种植品种信息等,同时,地展品种的植株生长状况、品种抗病性、果型大小、口感等数据也能精准掌握。

云展时代,数字地展系统所掌握的全面数据,将为育种企业、种子经营企业、代理商、农户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平台品牌价值提升,助力种创研发与品种推广。   

3000良种静待检阅

武汉农业人奋战田间绘就美丽答卷

种业,被称为“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2015年至今,武汉种博会已经连续举办6届。6年间,武汉种博会以会为媒,推广良种,成为中部地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综合展示平台,形成种业“科研与展示结合”“成果与转化结合”的新通道,树起武汉种业发展“一面旗帜”。

历年来,品种繁多、管理有序的“地展”,都是武汉种博会的亮点、看点。数千良种提前种植,展会期间集中展示,直观展现种子优劣。不误农时,才能确保种子顺利成长,呈现出良好的展示效果。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园区农业生产遇阻,田间管护、土地翻耕、大棚覆膜等工作难以开展,导致生产计划滞后。农时不等人,2月初,全国参展商寄来的数千份良种到了春耕的关键节点。

按照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本届种博会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指挥小组的强力领导下,科技人员取得通行证后,迅速行动,自备干粮到基地驻扎,一边开展春耕工作,一边为陆续返岗的工作人员分发防疫口罩、提供午餐、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依然保持初心,攻坚克难,力保春耕。

基地生产物资紧缺、生产计划滞后等难题得到缓解,种博会上每一粒良种都得以按照预期播种、发芽、定植,长至现在硕果累累的样子,如今来自近200家科研单位、种企的约3000个蔬菜新优品种静待检阅。

为了进一步确保展会顺利开展,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备案,制定应急预案,实行线上预约、实名制入园制,严控大型活动规模,错峰办会,避免人群聚集。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软件园中路光谷软件园C6栋505室 027-87204909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友情链接--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7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