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之窗

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您的位置:首页 > 服贸之窗 > 媒体关注
武汉火箭园卫星园相继投产,22个航天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
发布时间:2021-05-17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748

卫星产业园,可年产240颗小卫星;火箭产业园,可年产20枚火箭。火箭、卫星,批量生产,制造、组装、联控联调,在相邻的两个园区内完成。

武汉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随着汉产卫星、汉产火箭陆续投产,武汉航天产业初具规模,一座航天新城在长江北岸崛起。

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

第一颗“武汉造”卫星下线

火箭园4枚火箭蓄势待发

5月13日,新洲双柳航天大道北侧,武汉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内,在我国首条智能化卫星生产线上,下线了第一颗“武汉造”卫星。

5月13日,嘉宾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参观卫星智能生产线。

这颗卫星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发,是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生产的首颗卫星,标志着我国卫星量产时代来临并从武汉起步。“这标志我国的卫星生产制造跨入批量生产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航天科工集团二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航天大道另一侧的火箭产业园内,四枚快舟火箭蓄势待发,其中包括一枚被命名为“新洲号”的汉产快舟火箭。“新洲号”快舟火箭,是首枚真正意义上的汉产火箭——它的组装、调试都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内完成。接到“新洲号”发射指令后,它将在火箭产业园装箱、运抵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搭载一颗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是我国首个商业火箭产业园,园区一期工程2020年建成,快舟火箭总装总调项目已经投产,具备年产20发火箭能力。

据介绍,已经投产的火箭产业园一期,建有综合厂房、总装测试中心和综合楼等。今年,火箭产业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补充建设了辅助厂房和数字化生产线,加快火箭的批量化生产,还会增加液体发动机、液体火箭等研发功能,下半年可望投入使用。

22个航天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

同日,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新风航天装备公司等22家企业携22个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与新洲区政府签约,投资总额80亿余元。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短短3年多时间,基地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基本成型,被列为“十四五”湖北省“四大重点基地”、武汉市“965六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据悉,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内首个商业火箭产业园一期2020年建成,快舟火箭总装总调项目已经投产,具备年产20发火箭能力;国内首个低轨窄带通信卫星星座——行云天基物联网项目测运控中心投入使用;武汉卫星产业园今年5月13日投产,建成国内首条智能化卫星生产线,卫星生产步入批量化生产时代。国家级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基地磁电项目今年将建成。航天智慧应用、神舟船舶、科虹特种钢、宙通科技、鼎甲软件、繁星动力等一批科创型、成长型项目陆续开工。基地2019年被国家发改委授牌微小卫星商业发射与应用技术国家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被科技部授牌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工作站)。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软件园中路光谷软件园C6栋505室 027-87204909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友情链接--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7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