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之窗

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您的位置:首页 > 服贸之窗 > 协会新闻
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空天信息专场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13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464

助力武汉从测绘之都迈向产业重镇,成为我国空间信息产业的核心聚集区和发展引领区。12日,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空天信息专场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珞珈伊云携手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推出全新的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产品;纵横天地的铁路三维测量车图像识别系统、海微科技的行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中仪物联的排水环境治理装备、易得路位置公司的可穿戴室内定位设备、海翎光电的电力健康诊断巡检机器人、大水云科技的河流水位流速流量监测系统、迈普时空的GNSS/INS组合导航数据处理软件、华迪维度的时空大数据治理应用系统、合创源科技的时空大数据快速处理系统等高校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亮相。

 

年逾65岁仍怀揣创业梦想的禾泰青生物公司创始人祝莉莉老师携手中南民族大学实施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基因组解析项目,兰研生物(武汉)有限公司推出可降解尿酸的浆水酸奶,天空蓝环保的CO2催化还原技术、古奥基因携手武汉理工大学的生物信息可交互报告系统、汉创新材涂层(武汉)有限公司的用于预测多元拼合靶材制备的薄膜成分的预测方法等项目也进行了签约。

 

通过签约推广,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相关技术将应用于包括无人驾驶、位置服务、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各领域,有望实现较大社会价值。

 

据介绍,空间信息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武汉,在该领域有深厚底蕴,拥有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拥有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近50个,拥有以李德仁、刘经南等10位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国内行业70%以上的院士集中在武汉,每年培养超过5000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内空间信息政产学研用各领域输送了大量核心骨干人才。在导航与定位、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全国第一张北斗地基增强网、第一套全数字空间信息处理系统、第一块北斗民用高精度芯片、国内三大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有两个都诞生于此。

 

目前,依托国家级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等,武汉空间信息行业企业总量已突破1000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不断加速与其他新兴产业的融合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同时,武汉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空间信息领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打造了以武汉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载体、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相结合,形成了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空间信息企业孵化成长服务体系。

 

刘经南院士发表主题演讲。通讯员供图

 

现场,刘经南院士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北斗-3时空位置服务优势及其多领域规模化应用,描述了5G+北斗的广阔应用前景。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晟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作为在光谷创业22年的企业,立得一直坚持走产学研转化的创新发展道路,在移动测量、惯性导航、智慧城市、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移动测量技术提供商。

 

高分辨率偏振遥感小卫星系统、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声子晶体技术在定向声场景中的应用、纳米负离子消毒清洁产品4个项目现场举行路演。

点亮资本创始人李翀、武汉比邻投资总监张海斌分享了资本等要素在汉如何助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壮大。

 

 


 

来源 | 武汉发布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软件园中路光谷软件园C6栋505室 027-87204909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友情链接--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7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