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之窗

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您的位置:首页 > 服贸之窗 > 媒体关注
15个对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八成以上来自武汉
发布时间:2021-12-14来源:原创文章浏览次数:484
 
 

12月12日,2021中非创新合作大会上,包括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的合作备忘录、武汉非奇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与马达加斯加ACEEM国际教育集团“蒲公英计划”在内,共有15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涉及农业、国际教育、能源等领域。

 
 
 
 

签约项目名单

十堰银鹏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冈比亚项目

武汉非奇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马达加斯加项目
    武汉非奇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莫桑比克项目
    湖北褚石氟化工有限公司尼日利亚项目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肯尼亚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埃及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南非项目
    武汉永超生物技术公司非洲技术城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埃塞俄比亚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南非西开普大学项目
    武汉金福达矿业有限公司安哥拉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项目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莫桑比克项目
    湖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安哥拉项目
    武汉国际创客中心有限公司尼日利亚项目

    在汉高校、企业积极参与中非创新合作,占签约项目八成以上。

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分别与埃塞俄比亚阿达玛科技大学、埃及国家科学中心、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等建设传统药物联合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张李军教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与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签约《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领域科研合作备忘录》,聚焦绿色交通、绿色电网。在南非十年、今年回国的张李军介绍,“南非很多领域优秀,比如林业、矿业等,通过项目合作,双方实现共赢。”

武汉永超生物技术公司、武汉非奇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等在汉企业、机构签约7个项目。

此次签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与健康,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前期与肯尼亚已开展了多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与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的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10年前,共同为非洲培养了一批科技青年骨干。”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国际合作与教育处吴浩介绍,目前,培养了200多位留学生,为肯尼亚社会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介绍,此次签约合作项目将采用平台共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种合作形式。

湖北与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一大批“湖北造”给非洲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称,湖北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人才集聚,签约项目聚焦技术转移转化,将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见效,造福非洲人民。

扩展阅读

大批“湖北造”给非洲人民带来福祉

湖北援非医疗队对非洲的援助已持续超过半个世纪,书写出中非世代友好佳话。

科学技术方面,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王青锋便远赴乍得,援建生物学实验室。

依托武汉植物园建设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个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

湖北企业建设的中国—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我国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烽火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中国通信投资150亿美元共建的“中非共建非洲信息高速公路项目”,让光纤紧密链接非洲与世界。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中铁大桥局承担设计和施工的非洲最大斜拉桥——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被当地人民称之为“梦想之桥”。中铁十一局承建的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被誉为“新世纪的坦赞铁路”。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软件园中路光谷软件园C6栋505室 027-87204909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友情链接--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7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