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市民恢复正常生活
“武汉街头车水马龙,人行道上熙熙攘攘,公园里人头攒动,公共交通工具人满为患,凸显了这座大都市的复苏程度。”2021年伊始,美联社、法新社、西班牙《国家报》、《纽约时报》等外媒记者走上武汉街头,聚焦武汉。
黄鹤楼。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元旦当天,路透社聚焦江汉关。报道称,当大楼的钟声在午夜敲响时,许多人放飞气球,欢呼雀跃,高呼“新年快乐”。
法新社则看到了公园中的武汉。“在长江边一个热闹的公园里,老年人在冬日的阳光下跳着舞,有人戴着口罩,但随着社交距离逐渐消失,他们的手相互紧握”。
江汉路步行街漫步的情侣,购物区的车水马龙,挤地铁的上班族,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的人头攒动,音乐俱乐部的歌声鼎沸……日常生活的一幕幕被境外媒体捕捉,成为武汉恢复的注脚。
不少外媒注意到,武汉居民在恢复正常生活的同时,在手机上下载能追踪行程轨迹的应用程序已成为义务,测温扫“健康码”成为常态,景区实施严格的人流控制与核酸检测。西班牙《阿贝赛报》报道武汉的“五一”假期,称武汉(是最受中国游客)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法新社、俄新社、美联社直指武汉如今在中国已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巴塞罗那人塞尔希·穆莱特一直居住在武汉。他表示,有了健康码,他在武汉的日常生活“完全正常”。“这里的人们每天的生活几乎与大流行前没有什么不同,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穆莱特说。
武汉江景。新华社肖艺九
“武汉是中国经济加速的镜子”
阳逻港。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纽约时报》以“重焕活力”为题,对于疫后武汉的经济,这样描述,“一家武汉当地风味餐馆几乎座无虚席,只有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相亲市场又恢复了生机,焦虑的父母们交换未婚成年子女的信息。在武汉欢乐谷主题公园,过山车上挤满了游客”。
《纽约时报》称,武汉一些地方重新焕发出的经济活力就连冬天的严寒也无法阻挡。中国是在疫情中保持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曾经去欧洲或泰国度假购物的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者如今不出远门,许多奢侈品牌都有不俗的销售业绩。武汉的基建项目已经恢复,生产消费电子产品的工厂也找到了买家。
樱花吸引全球200多万粉丝打卡武汉
东湖樱园。新华社记者熊琦
以武汉樱花为主题的帖文和互动活动,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引发了境外粉丝们的热烈反响和互动。网友Kevin Law评论说,“太美了,很开心看到在武汉的人们又可以开启狂吃模式”。一位自称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网友Gugun Gunawan惊叹,“这就是武汉!”网友Chuan Liu写到“武汉太美了,两年前,我曾到过那里,我肯定会再过去的”。网友Austin Lopez说,“怎一个美字了得,希望我能有机会去中国!中国人勤劳善良,面对疫情付诸了了不起的努力。请接受来自不远处的尼泊尔邻居的爱!”
武汉市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开通的城市形象推介账号上,有200多万粉丝围观武汉樱花。在Google上以“Wuhan cherry blossom”(武汉樱花)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近70万条相关信息。
武汉生物多样性创新被肯定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