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早的服务外包行业之一
编者按:
2021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如火如荼,九个城市共同启“城”,开启新发展阶段。
今年以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直有关部门创新作为,锚定武汉城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强化“九城就是一城”理念,推动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总结2021年以来我市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工作,今日,长江日报推出《启“城”》特刊。
■ 挂图作战 2021年度任务全面推进
12月8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以下简称武圈办)秘书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2021年度工作要点推进图”占据了办公室整个墙面。图中列出了19类共90项任务,被绿色标签标注的表示已经完成,被蓝色标签标注的表示正在持续推进项目。
“推进图”显示,今年的90项任务71项已完成,19项交通建设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
武圈办秘书处负责落实处理武圈办日常工作,10月8日开始,在武汉市发改委集中办公,由9市(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选派专人组建,下设4个部:综合协调部以武汉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为主组成,外联宣传部、专题联络部由武汉市直相关部门选派干部组成,城市板块部由其他8市选派专职干部组成。选派期间,工作人员与原单位全脱产,8市选派人员在武汉集中食宿。
“虽然秘书处成立才2个月,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城市,但我们已经相处得像一家人了。”外联宣传部负责人、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张建华说,“来自市人社局的王越轶和市科技局的吴丹像大姐一样照顾大家,给办公室买了空气净化器,还经常抢着做卫生。”
来自武汉市政数局的陈光,负责公共服务板块,一个人要对接9个城市,对接部门加起来二三十个。数据汇总、统计工作量非常大。每当忙不过来时,同事们就会过来帮忙。“我们齐心协力,工作上经常互相帮助。”城市板块部工作人员、来自黄石市西塞山区发改局的尹丽琼说道。
“面对新环境、新工作、新同事,我们也在不断学习。”王越轶介绍,武圈办秘书处成立以来,我们集中学习了省、市的文件精神,参加城市圈有关专家的专题讲座,主动学习国内其他城市群的先行经验,“光‘他山之石’的信息就查阅整理了162页。”认识到了武汉城市圈建设关键在同城化,也学到了很多推进区域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
■ 同城共进 九城同心结下累累硕果
在各专题工作组全力推进和武圈办秘书处协调督办下,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规划同编”有序推进。根据《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圈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正如火如荼。《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
“交通同网”加快实施。建设轨道上的城市圈,开通地铁11号线三期鄂州葛店段,运送旅客超过300万人次;签署汉孝市域铁路框架协议,明确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和筹资路径;武汉枢纽直通线调整方案获批。加快形成高快速路网,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大随至汉十段高速公路、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赤壁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相继通车,麻城至安康高速公路麻城东段即将通车……
“科技同兴”初见成效。建设创新平台,组建7个湖北实验室,打造15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武汉科学仪器资源向城市圈兄弟城市全面开放共享。组织科技攻关,安排院士专家、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共288人次到城市圈兄弟城市开展技术支持。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挂牌开园,入驻52家企业研发中心。推进成果转化,向城市圈兄弟城市开放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系统端口,为城市圈兄弟城市解决技术需求20批次,推荐企业44家。
“产业同链”加速发展。“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周边”格局加快构建,鄂州葛店开发区1/4以上企业直接为武汉配套,黄石与武汉共建光谷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仙桃与武汉共建智能制造、新能源、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配套体系,天门与武汉共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示范园和全省化学原料药清洁生产示范基地,潜江以打造长飞科技产业园融入“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周边”局面加快形成,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入驻金融机构(含分支机构)619家,发布金融产品779项,金融机构累计授信4.35万笔,发放贷款1505亿元。
“民生同保”进程加快。开展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武汉城市圈“跨市通办”事项达319项,第一批106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上线5个月累计办件量达83971件,其中武汉办件量53360件,缓解异地办事多地跑、往返跑;第二批“跨市通办”事项清单于11月30日正式发布,新增涉及17个部门的213项民生高频事项。推动住房消费“互认互贷”,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2086笔逾6.83亿元,8市在汉贷款636笔逾2.48亿元,武汉在8市贷款1450笔逾4.35亿元。扩大医疗服务“跨城共享”,精简异地就诊结算手续,圈内异地就医完成备案31.72万人次,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236.29万元,住院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2.23亿元。共享药品带量采购成果,15种药品25个品规平均降幅为39.56%。推动就业岗位实现“跨城同招”,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情系汉企招聘直通车”等活动,组织100多家在汉企业赴圈内招聘,提供岗位1万多个。生态保护实现“跨城共抓”,开展长江、汉江流域跨市联合河道采砂综合执法16次。推动旅游景点“跨城通赏”,已发行限量抢先版武汉城市圈旅游年卡5184张,上线景区64家。武鄂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加载“武汉通”功能已实现。
■ 同心筑梦 共同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12月2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座谈会在黄冈召开。会议强调,锚定武汉城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强化“九城就是一城”理念,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省域城市圈,全力打造“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全国重要增长极。这为今后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武圈办秘书处负责人表示,2022年,将继续为同城化发展做好协调、跟踪和服务,让九城成为一城,同心筑梦,同城共进。
对照《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按照项目化、清单化的原则,积极谋划武汉城市圈同城化2022年标志性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重大活动。全力聚焦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做强“硬联通”。实施断头路、瓶颈路攻坚年行动。二是聚焦创新协同、产业协同,做实“发展带”。依托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和资金链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合作园区,共建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是聚焦政务通办、服务共享,做优“软联通”。拓展政务服务事项“一圈通办”范围,加快民生同保进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楚才回家"官方微信
协会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8. 武汉市服务贸易(外包)协会 .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9327号-2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